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
莫高窟

Mogao Caves
所屬區域
亞洲及大洋洲
所屬國
中國China
遺產類別
文化遺產 (i) (ii) (iii) (iv) (v) (vi)
種類
文化遺產
所在地
甘肅省敦煌縣 Dunhuang County, Gansu Province
方位
40°7'59" N, 94°48'59"E
列入世界遺產時間

1987年入選
遺產概述
位在絲路上的重要位置點,並且也是貿易及宗教的交會處。莫高窟的492個洞穴聖所是以其雕刻及壁畫所聞名,其也跨越了一千年的佛教藝術史。
莫高窟自十六國時期開始開鑿,直到元朝,前後幾近千年,在佛窟的形制上呈現出了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。第一種是早期的禪房窟,如二六八窟,甬道式佛窟後部塑有佛像,窟的兩側各開二小禪窟,稍晚又將甬道擴大成殿堂,堂兩側各開四小禪窟,如西魏的二八五窟。第二種是中心塔柱型,塔柱四面均開有佛龕,供信眾繞塔觀像禮佛如北周的四二八窟。第三種是殿堂式,後壁開佛龕或壁前置佛壇,四壁為佛經經義畫,如盛唐的四五窟。第四種是二進加窟檐式,分前、後室,前室加木結構屋檐,塑天王、力士像。後室有佛龕或塔柱式佛龕,四壁繪佛經畫或千佛,如隋代初建、北宋乾德八年(西元九七O年)加修的四二七窟。
西魏的二八五窟
北周的八二四窟


莫高窟現保存北涼至元朝的壁畫總有四萬五千多平方公尺,以佛教經義畫為主體,其中有描述釋迦牟尼生平的佛傳畫。其次一種是佛本生故事畫,屬於描繪佛降生以前、各式教化眾生的故事。第三種是將佛經主旨形象化的經變畫,阿彌陀佛經變、如彌勒經變、維摩詰經變等。還有專門宣揚佛度化事蹟的因緣故事畫。此外,還有社會生活畫,如河西節度使張議潮出行圖、耕稼收穫圖。還有供養人佛像畫以及各類藻井、紋飾等。




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
七大洲的各個第一高山
亞洲:喜瑪拉雅 8,850 m
南美洲:阿空加瓜峰 6,959 m
北美洲:麥金萊山 6,194 m
非洲: 馬扎羅山 5,895 m
歐洲:白朗峰 4,808 m
南極洲:文生山群 4,897 m
大洋洲:喀爾斯登山錐 4,884 m
南美洲:阿空加瓜峰 6,959 m
北美洲:麥金萊山 6,194 m
非洲: 馬扎羅山 5,895 m
歐洲:白朗峰 4,808 m
南極洲:文生山群 4,897 m
大洋洲:喀爾斯登山錐 4,884 m
訂閱:
文章 (Atom)